能源局在 2016 年也相继颁布了《DL/T 1575— 2016 6kV~35kV 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量系统》
和《DL/T 1576-2016 6kV~35kV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方法》两个电力行业标准,为振荡波
的设计生产与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。电网公司也相继颁布了电力电缆振荡波检测
的相关文件,振荡波局放成为谐振耐压后电网要求必须进行的预防性试验之一。
-
< class="MsoListParagrah" style="text-indent:0cm;">
Simlelink传感器控制器是用的16位处理单元(CPU)核心,在活动模式、待机模式和启动耗能阶段均只消耗极低功率。如图2所示,该传感器控制器包括模拟和数字外围设备,它们为实现超低功率而进行了优化。利用这些外围设备和2MHz时钟模式,使得该控制器非常适合感应式测量应用,从而实现超低功率:,基于感应式测量原则,可以在100Hz时达到低至3.9μA的平均电流消耗值。欲了解详情,请参阅流量表应用示例,阅读“采用CC13x2R无线MCU的单芯片流量表解决方案。下面通过其计算方法的简单,结合实例讨论三种谐波模式的使用。谐波测量基本原理目前常用的谐波分析方法是使用傅里叶变换,将时域的离散信号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,得到离散的频谱,从离散的频谱中挑选出各次谐波对应的谱线,计算得出谐波各项参数。在实际实现时,由于离散傅里叶变换存在“栅栏效应”,采样频率不为基波的整数倍时,部分谐波可能不在离散傅里叶变换后的离散频率点上,需要使用特殊的手段将栅栏空隙对准我们关心的谐波频率点。